Snapchat成功案例:品牌如何实现用户增长?


品牌想要“快速增长用户”,这句话在2025年已成老生常谈。但问题是,真正知道该在哪个平台、用什么方式、以怎样的节奏增长的品牌,并不多。尤其是在出海市场,信息割裂、文化差异、渠道失灵的现实下,要实现增长,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。而Snapchat,成了那种被“忽略但有用”的增长工具。它不像TikTok那样靠热度推爆单条视频,也不像Facebook那样讲究算法沉淀+重营销链路,但它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优势:原生、私密、高粘性的用户互动方式,而这,正是品牌获取长期用户关系的关键。

所以,问题变了——Snapchat怎么帮品牌实现用户增长?谁用得好?他们怎么做的?答案就在一个个真实的品牌案例里。

以下是我们分析的多个Snapchat品牌案例中,最值得跨境电商品牌参考的四个增长场景。它们涉及美妆、时尚、食品、数码等不同品类,但背后的增长逻辑,却出奇地相似。


美妆类:NYX Cosmetics——让Z世代用滤镜“种草”新品

场景一:AR虚拟试妆+互动挑战=新品即爆品

NYX是美妆行业中对Snapchat运营最有策略感的品牌之一。他们不是做广告,而是在“做玩法”。

某次新品口红系列上线前,NYX没有选择传统的“试色+KOL带货”的路径,而是与Snapchat合作开发AR试妆滤镜,允许用户“即开即试”。关键在于——试妆之后,系统自动弹出一句提示:“你是XX色号的命定款”,并配套个性化文案,引导用户截图+分享至Story。

紧接着,品牌发起“#你的唇色人格挑战”互动,利用挑战机制撬动用户UGC内容发布。

📈 结果数据亮眼:

  • 滤镜曝光 1900 万+
  • 用户平均停留时长:15秒
  • 转化率提升 3.7 倍
  • 网站跳转率提升 48%

增长要点总结:

项目 亮点
技术 AR体验沉浸式植入产品
内容 个性化+趣味互动引发分享
路径 滤镜即是转化前入口
用户心智 “参与感”而非“接受度”

这个案例证明,Snapchat不是广告平台,是用户体验的“前台”。谁越原生、越有参与感,谁就离增长越近。


食品类:Taco Bell——品牌IP如何做成节日社交事件

场景二:品牌形象AR+节日事件营销=品牌社交资产爆炸增长

快餐连锁品牌Taco Bell曾在美国的“Cinco de Mayo(五月五日节)”期间,推出过史上最成功的Snapchat滤镜之一——把用户的脸变成Taco Bell经典巨型墨西哥卷🌮,并配上“我就是我吃的”的标语。

这款滤镜仅上线一天,就创造了令人瞠目的用户参与量。

📊 数据结果:

  • 12小时内曝光量达2.24亿次
  • 用户平均使用滤镜时长:24秒
  • 成为Snapchat史上最高参与品牌活动之一

增长关键点:

  • 节点卡位准(民族节日+品牌文化符号强绑定)
  • 滤镜内容有梗(趣味性强+自嘲+视觉强记忆)
  • 用户参与门槛低(只需拍摄+发送)

这种玩法对出海品牌启示极大:不是节日才做广告,而是广告必须节日化、社交化、场景化。让用户愿意用你的品牌“说话”,而不是你在用户面前讲道理。


时尚类:GUESS——用挑战构建用户认同

场景三:品牌主导挑战+本地达人扩散=新品冷启动破圈

当GUESS想打入美国年轻市场时,他们选择与Snapchat合作发起“#GUESSWhereChallenge”。活动形式非常简单:

  • 官方在多个地标性位置放置AR标签
  • 用户通过Snap Map找到地点,拍照上传
  • 所有完成挑战的用户都有机会获得GUESS新品

挑战吸引了大量Z世代用户,他们本就热衷打卡、热爱探索,再加上能“参与品牌”而非“被品牌推销”,整体参与度极高。

🧾 活动效果:

  • 用户UGC量达72,000条+
  • 线上商城访问量提升68%
  • 活动转化率达常规广告3.2倍

增长要点复盘:

  • 营销行为游戏化
  • 用户行为社交化
  • 品牌印象地理化(利用Snapchat的地理AR功能)

GUESS案例说明,用户增长不靠“讲品牌”,而靠“玩品牌”


数码类:Samsung——高端科技也能社交化入局

场景四:产品功能内容化+原生短视频讲解=提升产品理解度与购买欲

科技产品通常难以“短时间表达”,特别是手机类,配置参数一堆,用户常常“懒得看”。Samsung改变了这个投放思路,在Snapchat上主打“30秒产品生活化”短剧模式。

例如,在推广Galaxy Z Flip系列时,他们使用竖屏拍摄,配上两位情侣用户视角对话,通过“情侣互换手机视角”的方式演示手机折叠功能的趣味与便利。没有一句硬性广告词,但整个场景设计真实流畅。

🧪 数据表现:

  • 广告播放完播率提升至 71%
  • 点开率提升 62%
  • 平均互动时长 14秒以上

Samsung的做法告诉我们,内容力就是产品理解力。Snapchat上品牌想要增长,别谈配置,谈人性——你的产品能在谁的生活中“被使用”,才是能否转化的前提。


用户增长的底层结构,在Snapchat变得更透明

通过上述四个行业的品牌增长案例,其实我们能看到Snapchat用户增长的几个共性模型:

🚀 增长模型一:参与式内容结构

公式:AR体验 / 挑战任务 + 用户触发机制 → 分享+跳转

🔁 增长模型二:社交场景放大

公式:强节点事件+视觉梗 → 自传播+品牌背书

🧠 增长模型三:用户代入内容表达

公式:故事场景+原生人物视角 → 理解力+记忆点提升

📍 增长模型四:地理+行为+兴趣链闭环

公式:Snap地图+本地挑战 → 线下+线上行为整合

这些不是技巧,是结构。掌握结构,才能把品牌导入Snapchat用户行为主路径中,形成裂变。

增长不等于转化率冲刺,也不是短期流量套利的集中爆发。对跨境品牌来说,用户增长是建立品牌与用户之间多维互动通路的过程。Snapchat的优势不是强制曝光,而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式吸引。真正高质量的增长,从来都不是“预算驱动”,而是“关系驱动”。

🚀 案例深拆:品牌是怎样靠Snapchat撬动增长杠杆的?

不同品牌,不同阶段,不同预算结构,在Snapchat上选择的“增长路径”并不一致。但凡成功的,几乎都满足一个公式:

产品触点 × 内容语境 × 用户认知节奏 = 可持续增长裂变

下面我们拆解几个代表性品牌的真实案例,看他们是如何借助Snapchat逐步完成从0到1、从1到N的用户积累。

👟 DTC运动品牌 ALO:从社交小众到全球种草场

阶段 动作 渠道机制 用户感知
初期试水 发布AR试穿镜头 AR Lens 新奇体验、互动性强
增长放量 搭建Snap Stories系列课程 原生内容 强化品牌文化,提升留存
用户引导 推出地图附近打卡挑战 Snap Map 形成线下社群氛围

🔥 增长亮点: 用户不只是“被看见”,而是“愿意参与”。内容形式覆盖了产品体验、价值共鸣、社交打卡等全链路。


💄 美妆品牌 Glossier:从内容共创走向品牌共情

  • 使用 Snap AR 滤镜进行虚拟试妆
  • 每次点击分享后,自动触发好友分享推荐
  • 联合美妆博主拍摄Snap系列“化妆日记”,绑定品牌专属贴纸

📈 数据反馈: 虚拟试妆的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出2.6倍,且用户平均互动时间超过14秒。

💡 策略关键词: 个性化、社交属性、自然流转
🧠 思路提炼: 用工具激活“用户表达欲”,再用内容触发“用户认同感”。


🧼 家清品牌 Dropps:用“共识梗”做增长加法

Dropps 并没有走传统洗护产品“安全环保”那条老路,而是用一条Snap原生小视频迅速出圈——一个“懒人洗衣挑战”+“你最不喜欢洗衣的理由”。

  • 🚿 用户参与互动答题,点赞+评论+分享
  • 📍 Snap动态贴纸、互动答题卡设计全部使用品牌语素
  • 🧠 投放节奏为“挑战→互动→促销码落地页跳转”

最终,Dropps不仅拉动了销量,更让品牌“变成了一个笑点+共识点”的存在。这个操作没有砸大钱,但抓住了社交文化和传播机制本身的杠杆


📊 多个增长战术维度的组合打法

我们试着把这些典型操作方式抽象出来,用一个结构化表格看清楚,哪些动作是可复制的、哪些不适合盲目跟风。

战术结构 适用品牌阶段 推荐玩法 优势 注意事项
AR 互动滤镜 产品曝光期 虚拟试妆、试穿、换色镜头 可视化强、互动意愿高 成本控制、素材本地化
原生短内容 品牌引导期 Snap故事、生活化场景剧 亲和力强、分享率高 拍摄节奏必须贴近真实语境
地理挑战 活动转化期 Snap地图+门店挑战 线下结合、引导购买 用户活跃时间分布需注意
用户共创 品牌沉淀期 滤镜DIY、标签接力 社群归属感强、二次扩散率高 核心人群引导必须提前铺垫

🤔 Snapchat品牌案例成功的隐藏要素:不是量,而是“感知浓度”

为什么很多品牌花了预算却没有热度?为什么有的案例不砸钱也能热传?回到本质,是“用户感知浓度”决定了增长质量。

📌 举个例子:同样是AR滤镜

  • 品牌A:只做滤镜,不推故事,结果使用率高但留存低
  • 品牌B:先推“使用场景小剧场”,再配滤镜,最后引导线下门店拍照,结果是内容、玩法、行为串联

👉 结果不是哪个滤镜更好看,而是谁更好“讲了一个让用户能接住的故事”


💬 内容通路搭建建议:让用户“先听懂你”,再“记住你”

用户增长从来不是一次性的事件,它是一个持续建构认知+行为的过程。Snapchat平台上成功的品牌案例几乎都做到了这三件事:

  1. 认知前置 → 用户在刷内容前已经“有预期”
  2. 行为驱动 → 内容中隐藏了“我想参与的机会”
  3. 社交触发 → 行为结果会反馈给社交圈,形成可见“社交货币”

🎯 你的品牌不是在讲产品逻辑,而是在建构行为期待。


用户的留存从来都不是靠技术手段达成的,而是靠你是否让用户在每一次接触中,都觉得你“对了”。品牌增长不是策划,而是累积感知浓度的耐心工程。


Snapchat Stories与Spotlight:内容营销的双引擎

Snapchat广告预算如何设置?提高投资回报率

评 论
评论已关闭